五○年代連串的政治災厄,破滅了鄒族人對新時代的理想與美夢。
八八災難的奔騰大水,又傷害刻畫著祖先足跡與記憶的土地。
然而,伐依絲未曾忘記幽默與感謝。
「幸好,樂野部落的土壤,從來不受政治力的影響,不論栽種何種作物,都兀自長得風華茂盛,滋味深遠。當年的農業講習所雖然已渺無蹤影,但土地仍有記憶,本土的、外來的、實驗的、創新的,都在季節的更迭下,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
◆好評推薦◆
她的書寫,彌補了那個時代部落底層歷史的空白。
──監察院副院長 孫大川
我完全能感受她「鄒族女人的心」那樣深沉的痛,模糊了文字默默陪著書中的她心痛落淚。
──作家 里慕伊‧阿紀
《火焰中的祖宗容顏》
作者:伐依絲‧牟固那那
出版:山海文化雜誌社
ISBN:978-986-80101-6-1(平裝)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定價:250元
購書請洽山海文化雜誌社
山海文化雜誌社
電話:02-2936-1002、02-2936-1262
傳真:02-2936-6802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木新路二段161巷10號
tivbtw@gmail.com、tivbsun@gmail.com
郵政劃撥帳號:17360343
戶名: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或由網路書店購書
TAAZE:https://goo.gl/sS89DE
【內容簡介】
伐依絲以小女孩童稚之眼,回憶童年與林野坡谷為伍、嘗遍新奇事物的歡快自在,也描繪著族人不理解的政治紛擾,無端將鄒族人捲入太平洋戰爭與白色恐怖,換來無數家庭破碎的時代悲劇。
「國家」何其遙遠,平地都城裡的爭鬥來到阿里山,都成了不明所以的政令與罪行。單純的族人從歡笑、疑惑、恐懼而至噤聲,都是對「國家」與政治的質疑,而緊繃時局下的幽默與笑容,則包含著生命的堅韌與智慧。
時光轉入現代,伐依絲的眼光依舊溫柔。從八八風災至生活瑣事,無處不可見她對土地、萬物、族人、弱勢群體的關懷與愛惜。面對時代與文化的變化更改,伐依絲有孤寂失落,也有坦然釋懷。時代推著鄒族人不得不向前迎接,「但是,流著的鄒的血是一樣的熱,鄒的心也是一樣的堅毅。」她的每一次回望,都是對鄒深切的眷戀與期盼。
|有關歷史
歷經兩個國家的統治,換來鄒族長期籠罩部落的哀戚與恐懼。伐依絲不談政治鬥爭、不談國際情勢,只用女孩童稚的眼睛,清晰看見國族想像與政治角力對鄒人心靈的長久傷害。
|有關女性
一個女性從不同身分、年紀,體會世間眾生諸相。面對歷史創傷、現實挫敗、山林破碎,她的眼裡有淚,卻不改悲憫與幽默,所有控訴與質疑都藏進她的嘆息與笑容裡。
|有關離鄉
吟詠一首已少有人能記憶的古調,是為了與離去的親人祖宗們產生聯繫。旅居在外,鄒人細數家鄉故土、母語歌謠、傳說故事、親族歷史,每一次都為了喚起對族群的熱切期盼。
|有關回憶
苦悶的年代裡,有山林動物相伴,有友伴們的歡笑嘻戲,有親族間的真摯憐惜。大歷史的爭鬥,奪不走孩子們探索世界的興致;風災水災的侵襲,喚起對祖先遷徙智慧的讚嘆。回憶是紀念,也是對理想將來的期盼。
【作者介紹】
伐依絲‧牟固那那(faisʉ . mʉkʉnana)
鄒族
漢名:武香梅
1942年生於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
曾任幼稚園老師、教會幹事
2000年〈木屐〉獲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散文組佳作
2001年〈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獲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散文組第二名
2005年〈火焰中的祖宗容顏〉獲原住民文學獎散文組第三名
2013年〈忘了那一天是中華民國的哪一年〉獲原住民文學獎散文組第二名
著作《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