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n 01 Tue 2008 00:10
山海文化雙月刊.第2期
- Jan 01 Tue 2008 00:06
山海文化雙月刊.創刊號
- Dec 05 Wed 2007 17:19
2007原住民文學獎頒獎典禮---期待您的參與
※山海文化雜誌社敬邀! ※96.12.12下午2點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表演廳
「2007台灣原住民族山海文學獎」頒獎典禮
睽違三年的原住民文學獎,傳來了鼓舞人心的訊息!
由山海文化雜誌社主辦的「台灣原住民族山海文學獎」,不負眾望地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
今年的參賽作品共計六十件,短篇小說組二十一篇,散文組三十九篇,
短篇小說組由林瑞明、舞鶴、楊翠、霍斯陸曼‧伐伐、孫大川評選;
散文組則由胡台麗、利格拉樂‧阿烏、王應棠、夏曼‧藍波安、浦忠成評選,
評審過程中評審委員們一致地表示此次參賽作品的水準普遍提高,
且書寫的題材與內容也推陳出新,面向廣泛,
展現出原住民文學勇於創新、敞開的內在能量,充滿了可能性。
可說是原住民文學再一次燃放出的文學爆發力與書寫潛能,相當值得期許。
值此豐收時刻,我們將於96年12月12日下午2點至3點半,
假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表演廳舉辦頒獎典禮,
恭賀脫穎而出的得獎者,並感謝每一位參與者的努力。
深心期待您的蒞臨,一起分享我們的喜悅!※※※※※※※※※※※※※※※※※※※※※※※※※※※※※※※※※※※※※※※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建會、行政院原民會、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山海文化雜誌社
※頒獎時間:2007.12.12(星期三)下午2點
※頒獎地點: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表演廳(台北市徐州路46號)
※聯絡洽詢:山海文化雜誌社 02-85093530 0926155631 林宜妙、陳怡君小姐
※傳真:02-25326130 e-mail:tivb@ms21.url.com.tw
※地址:10462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220號6樓
※得獎名次/得獎人/作品
(一)短篇小說組
第一名/得獎人:尹替‧達歐索(根阿盛,賽夏族)/作品:屋漏痕
第二名/得獎人:Salidan(邱聖賢,布農族)/作品:紫色迷霧
第三名/得獎人:星馥‧瑪莎顧(林嘉鴻,阿美族)/作品:離鄉背井的重量
第三名/得獎人:李凱青(泰雅族)/作品:怪物
佳 作/得獎人:李永松(泰雅族)/作品:解壓縮
佳 作/得獎人:石進益(布農族)/作品:源
佳 作/得獎人:里慕伊‧阿紀(泰雅族)/作品:瑪雅峻.鄉愁
(二)散文組
第一名/得獎人:A-Biang(程廷,太魯閣族)/作品:迴游
第二名/得獎人:馬督雷揚‧迪樣(幸光榮,布農族)/作品:關於一根尾羽
第三名/得獎人:張明興(布農族)/作品:與家禽共舞的Adula
第三名/得獎人:惹絲日思‧嘎古力袞(吳竹萍,排灣族)/作品:走一條回家的路
佳 作/得獎人:尹替‧達歐索(根阿盛,賽夏族)/作品:山裡人的粗活
佳 作/得獎人:尤道‧伊谷(張健龍,太魯閣族)/作品:在油菜花田找到幸福
佳 作/得獎人:猶惜福(羅聰福,阿美族)/作品:蝸牛
評審推薦/得獎人:福定‧巴甕(梁明祥,阿美族)/作品:淡水紀行
評審推薦/得獎人:陳康妮(泰雅族)/作品:我寫故我在
- Nov 27 Tue 2007 18:58
2007山海文學獎頒獎典禮時間暨地點
※時間:2007.12.12(星期三)下午2點
※地點: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表演廳(台北市徐州路46號)
※交通資訊:市長官邸藝文沙龍交通訊息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46號
電話:(02)2396-9398#10~13
(02)2358-3548(傳真)
‧公車
忠孝幹線:205, 212, 257, 262, 276, 299, 605「審計部站」下車
仁愛幹線:0南, 37, 214, 249, 261, 263, 270, 621, 630, 651
「仁愛杭州路口站」(或仁愛紹興南街口)下車
林森南路:208, 615「開南高工站」下車
杭州南路:222, 237, 253, 297「仁愛路二段站」下車
金山南路:606「僑聯總會站」下車
‧捷運
◎ 搭乘板南線至「善導寺站」,由5號出口出來,延紹興南街前往,步行約十分鐘
◎ 或可搭新店線至「台大醫院站」,穿過中山北路,延徐州路(台大急診處旁這條馬路)至本館
‧自行開車
本館不提供停車位,若開車前來請路邊停車,或停至青少年育樂中心地下停車場(仁愛路、林森南路口)
‧殘障朋友至本館參觀,可事先聯絡,以安排停車位
停車資訊圖: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山海文化雜誌社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220號6樓
blog:http://blog.pixnet.net/tivb
- Nov 10 Sat 2007 13:42
【訊息來自:山海文化雜誌社】快報!最新消息!「2007台灣原住民族山海文學獎」得獎名單揭曉!
快報!最新消息!「2007台灣原住民族山海文學獎」得獎名單揭曉!
、孫大川、楊翠、舞鶴、霍斯陸曼‧伐伐;散文評審由王應棠、胡台麗、浦忠成、夏曼‧藍波安、阿女烏擔任。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220號6樓
blog:http://blog.pixnet.net/tivb
- Nov 09 Fri 2007 19:18
BaLiwakes,跨時代傳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樂靈魂陸森寶 文/孫大川
我今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完成卑南族族老陸森寶先生的傳記。
陸森寶生於明治四十三年(1910)十一月二日,卑南族名為「BaLiwakes」(巴力瓦格斯),「baLi」是「風」的意思,baLiwakes,即旋風,形容陸森寶跑起步來猶如旋風。昭和十六年(1941)他改名為森寶一郎,民國三十五年(1946)改漢名為陸森寶。他於昭和二年(1927)入台南師範學校就讀,昭和八年(1933)畢業,並取得台灣公學校甲種本科正教員的資格。昭和八年(1933),任新港公學校(今三民國小)訓導;昭和十三年(1938),任寧埔公學校(今寧埔國小)訓導。昭和十六年(1941),回任新港公學校訓導;同時擔任新港庄新港青年學校指導員,指導棒球、相撲、體操、音樂、文藝等。昭和十八年(1943),任小湊國民學校訓導。終戰後,先留任成功鎮忠孝國小(原小湊國民學校),後接受鄭開宗(Dingsai)之邀,擔任台東農校(今國立台東專科學校)之體育和音樂老師,至民國五十年左右退休。
從這些簡單的經歷看來,陸森寶大半輩子都在從事教育工作,他可以說是日據時代殖民政府培養出來的少數原住民知識精英之一。在台南師範學校期間,他不但展露了傑出的體育長才,也表現出他在音樂方面的才華。他是四百公尺田徑比賽的冠軍,也是學校鋼琴比賽的冠軍。日本昭和天皇之胞弟訪問台南時,由他代表演奏鋼琴來表示歡迎。他台南師範的同學或學弟,在日後的回憶中,都不斷提及這些往事,並深深地以他為榮。
太平洋戰爭結束不久,國府遷台,部落面對新的鉅變,我們要從我們的「第一個國家」(日本)、「第一個國語」(日語)歸零,重新去適應、學習我們的「第二個國家」(中華民國)、「第二個國語」(漢語)。作為原住民第一個國家所培養的知識精英來說,他們沒有太多自我揮灑的空間,語言和意識形態的差異,使他們很容易受到質疑和誤解,阿里山鄒族的高一生、桃園復興鄉泰雅族的林瑞昌,都因此被捲入「二二八事件」的漩渦,而遭槍決。陸森寶光復之初沒有立刻離開教育界,退休之後亦未涉足政治,這使他得以全身而退,以八十高齡走完自己的人生,並見證部落半個世紀以來的崩解、重建與再生。
在陸森寶看似平淡的後半生裡,其實並不是消極的苟且偷生,相反地,他充分發揮了他音樂創作的天份,用歌來記錄部落的變遷,用歌來鼓舞族人。「八二三」炮戰前後,他揣摩在金門、馬祖前線卑南子弟的心情,寫了〈思故鄉〉這個歌謠;還從家人的角度,寫了〈美麗的稻穗〉,告慰前方作戰的族人。五○年代末期,南王的卑南族有一場文化復振運動,他寫了〈頌祭祖先〉、〈卑南山〉等歌謠,見證這段歷史;六○年代為鼓勵族人加入「儲蓄互助社」,培養儲蓄習慣,他寫了〈讚揚儲蓄互助社〉、〈達到六千萬〉等充滿活力的歌曲。這些歌不但流傳於卑南族各部落之間,〈美麗的稻穗〉更在卑南族的名歌手胡德夫的傳唱之下,團結了原住民的知識青年,成了八○年原運世代情感的紐帶和共同記憶。
壯年以後,陸森寶成了虔誠的天主教徒,堅固的信德,使他有靈感大量地創作彌撒曲和教會聖歌,從〈上主垂憐〉、〈光榮頌〉、〈信經〉、〈聖聖聖〉、〈天主經〉、〈天下萬國〉、〈天主羔羊〉、〈除免世罪〉到〈聖母頌〉、〈聖誕歌〉等,使教會本土化的志業,在卑南族地區有更深、更全面的發展。而在他的帶引之下,他的妻子和八位子女,也都成了基督所眷顧、衷愛的僕人。
陸森寶病逝於一九八八年三月,明年正好是他逝世二十週年,我們除了要出版他的傳記外,還準備錄製一張CD,邀請他的子女和親族演唱。他們當中大都是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唱腔保留了非常部落、非常卑南的元素,聽起來彷彿回到了遙遠的過去。另外,我們這次規劃了一場小型的紀念研討會和兩場演唱會。台北的演唱會訂於十一月十日(星期六)下午在耕莘文教院舉行,從奉獻一台彌撒開始,由同為卑南族的曾建次主教主祭,全程詠唱陸森寶創作的族語聖歌。之後,移至大禮堂,演唱他其他的歌謠,台東的演唱會及研討會也將於十一月十七日於台東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行。我們希望從他生平的回顧和他所創作的歌謠當中,完整地呈現陸森寶的一生以及他所屬的時代,既紀念他也紀念已逝去的部落。
- Oct 25 Thu 2007 13:43
「BaLiwakes,跨時代傳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樂靈魂陸森寶」紀念音樂會暨研討會


觀看原圖→ 1+2
或至相簿觀賞→ http://www.pixnet.net/album/tivb/13157953
陸森寶先生最熟悉的一群部落老歌者、親人以及許許多多曾深受其歌謠感動的朋友,
齊聚在這裡,用歌聲的傳唱與真情的回憶,回顧陸森寶先生的生命丰采,
紀念他與他所屬的時代,也紀念那已逝去的部落……。
*****************************************************************
mikiyakarunan ku isiDumayan 我有工作在外地
hoiyan hoiyan iyahohaiyan hoiyan hoiyan iyahohaiyan
aDi ku abaLu sonomukasi 我沒有忘記那古老的傳統
一、台北場
時間:96.11.10(星期六)18:00至21:30
地點:耕莘文教院聖堂、大禮堂
交通:捷運台電大樓站1號出口;公車古亭國小站
二、台東場
時間:96.11.17(星期六)18:00至21:30
地點: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山之廣場
地址:台東市博物館路1號
史前館交通路線圖
上半場(18:00-19:00):紀念彌撒—詠唱陸森寶先生創作的族語聖歌
下半場(19:30-21:30):音樂晚會—傳唱陸森寶先生創作的部落歌謠
陸賢文等八人。
孫大川等人。
陳宏豪、陳惠琴、李玉琴、吳昊恩、紀家盈等。
時間
|
發表內容
|
發表人
|
與談人
|
08.00—08.20
|
報到
|
全體與會人員、工作人員
|
|
08.20—08.30
|
開幕式
|
貴賓致詞
|
|
08.30—09.30
|
第一場:BaLiwakes與部落
|
林志興
|
吳錦發
|
09.30—09.40
|
茶點時間
|
||
09.40—10.40
|
第二場:知識份子與部落
|
孫大川
|
|
10.40—11.00
|
茶點時間
|
||
11.00—12.00
|
第三場:原舞者與BaLiwakes
|
胡台麗 |
陳光榮 |
12.00—13.00
|
午餐
|
||
13.00—14.00
|
第四場:從「唱歌」到「流行歌」--
以陸森寶「蘭嶼之戀」的跨部落傳唱 為例,談原住民音樂的「現代性」 |
陳俊斌 |
林清財 |
14.00—15.00
|
第五場:家屬懷念座談
|
陸森寶先生家人、親人、學生
|
|
15.00
|
閉幕
|
活動洽詢:山海文化雜誌社 林小姐、陳小姐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耕莘文教基金會、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