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文化雙月刊 第7期
1994年11月出版
目錄:
搭蘆灣手記/孫大川
山海專題 部落與社區文化
.部落的組織與溝通/孫大川
.Hmong/苗族的生存機制——力量再生的傳統與傳統力量的再生/謝世忠
.從美國的社區談起/張慧端
.划向自治的孤舟——蘭嶼(Pongso-No-Tau)聚落重建的困境與展望/古韃嗚
.部落‧祭典/編者
.都蘭部落簡介/吳智慶
.「基路馬安」文化推行運動發起感言/吳智慶
.潘卡哈的基路馬安與海‧Pangtsah與Amis/曾新蔘
.細說護衛舞/高學宗
.都蘭阿美族部落編織與刺繡的採集/潘娉玉
山海評論
.鏡頭背後一廂情願的快門企圖心——重視原住民形象被支配的危機/雅邁.苔木
.凱達格蘭‧霄裡‧核四/陳板
山海文學
§散文§
.外婆的祈禱詞/撒戈呢‧達如查龍
§詩§
.貢嘎神歌/雲丹索南.安奇
§祭歌§
.猴祭歌/陳榮福記錄,曾思奇譯註整理
§神話傳說§
.榕樹/孫貴花口述,孫大川採錄
.人間和地府/洪文和口述,林安之採錄
.百步蛇/全紹仁口述,林安之採錄
.豬/全紹仁口述,林安之採錄
.貪婪的人/全紹仁口述,林安之採錄
.百步蛇/全紹仁口述,林安之採錄
.猴/洪文和口述,林安之採錄
.好勝的夫妻/全紹仁口述,林安之採錄
.兩小無猜/全紹仁口述,林安之採錄
.老鷹/全紹仁口述,林安之採錄
.狗的傳奇/全紹仁口述,林安之採錄
山海文化
.台灣原住民的傳統釀酒/簡美玲
國際原壇
.澳洲:「偷抱世代」的控訴/蔡百銓
.布榖鳥季節/阿.奈馬諾夫著,劉憲平譯
山海笑話
.目中無人/多多
山海日誌 八十三年八月一日至八十三年八月三十一日/編輯室輯
山海索引 《山海文化》第一卷(第一期至第六期)/編輯室輯
山海季節 八十三年十二月至八十四年一月/編輯室輯
搭蘆灣手記/孫大川
注意和關心原住民事務的人,一定會發現到這兩、三年來台灣整個社會似乎颳起了一陣陣原住民風,從舞台、影像到文字的呈現,有人道的關懷、有民俗的採訪、有政治的參與、有學術的討論……,然而,在這些喧嘩、熱鬧的場景背後,也逐漸有一些人意識到:如果這一陣陣風潮,不能夠落實到原住民具體生存的部落當中,復活部落的生機,那麼一切的努力都將淪為虛幻的文化憑弔,失去它的土壤和源頭。因而開始有人積極推動若干部落草根計畫,舊好茶的重建、三地門鄉民族學苑的構想、人本教育基金會推動的三棧社區計畫等等,可以說都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為響應這樣一個新的形勢,本期特別以「部落與社區文化」為專題,分別從理論、實務以及國內外的經驗,扼要地檢視與部落重建有關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為配合此一專題,在吳智慶先生的協助下,我們特別以專題小單元的方式,刊出他在台東阿美族都蘭部落推動「基路馬安」活動的集體記錄。那是「文化」在「部落」推動的嘗試,也是一次原、漢相互直接對話、學習的機會。原住民的部落與平地社區文化的相遇,或許可以激盪出更具本土性、原創性的想像世界。
卑南族的猴祭即將在十二月底舉行,曾思奇的〈卑南猴祭祭歌〉譯出了部份的吟誦歌詞,令人衷心感佩。我們希望爾後這類各族祭典文學的記錄、翻譯工作,能夠更全面、有計畫地展開,建立原住民文學的經典。
「國際原壇」方面,蔡百詮先生非常熱心地提醒我們要留心南太平洋以及大洋洲,那些與我們原住民有親緣關係的兩億多南島語族同胞的情況,並鼓勵我們多了解並嘗試和他們進行交流,這是令人鼓舞的事。本期刊了他一篇有關澳洲原住民的「極」短文,只能算是牛刀小試;南太平洋和遼闊的大洋洲排山倒海的巨浪,今後將透過他的熱忱與細緻的筆觸翻滾而來,傳達我們祖先千百年來划著獨木舟破浪遠航的傳奇。
這一期,我們也把去年第一卷共六期《山海》的作者及分類索引整理出來了,並打算出單行本,方便大家檢索。整理的過程中,重溫了一年來《山海》走過的點點滴滴,溫馨、感動又略帶些微的傷感、孤寂,也許這就是文化工作者的道路吧。
別忘了仔細看看六八、六九頁我們「第一屆山海文學獎徵選辦法」的廣告,並立刻勇敢地提起筆來,為我們的山海寫生,為我們原住民文學的存在而努力!